任春晓:女神学霸的坚忍耶鲁路
春,四季轮回之首也;晓,明也,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春日里,数那破晓之时,最令人欣喜,给人以期翼。在37000cm威尼斯2013级本科生中,就有这样一位“春晓”,用自己的勤勉与坚持,斩获了耶鲁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四所世界一流名校的offer,在春日里破晓而出。
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
“文静端庄、性格沉稳却不失阳光乐观、秀气俏皮的脸上有着一双爱笑的眼睛”大概这会是你对任春晓的第一印象。在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生物工程这个专业时,任春晓向我们讲述了她与这个专业之间奇妙的缘分。
“高考填报志愿时,爸爸主动来当我的“小参谋”,他分析我的性格比较偏内向,比较稳,又是一个女孩子,很适合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工作,就建议我填报生物工程这个专业。”面对生物工程专业并不是很乐观的就业前景,任春晓身边的许多同学在大一学年结束时选择了转专业,而绩点排名第一有机会转专业的她却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这个专业。她说,“结束大一学年的学习,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仍不是十分全面,但我已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。我想任何一个专业,只要你足够优秀、有够量的砝码,就业都不会成为问题,也不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阻碍,毕竟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嘛!”而任春晓在三年之后也用自己傲人的成绩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——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。
“靠运气”上耶鲁?
打开任春晓的微信朋友圈,你会发现,大学四年中她所发的动态数屈指可数,但每一条动态都是含金量极高的“干货”。
“大一刚入学时,我的辅导员老师亓红强院长让我们写下自己大学四年生活的规划,并且发送到朋友圈,以作监督。于是,我人生中的第一条朋友圈便“奉献”给了自己大学四年的一个规划”,任春晓笑着回忆到,“现在回想,其实这件事真的是既有趣可爱又很有意义。看着当年自己写下的规划,站在大四回顾大学生活,好像每一步都和当初设想不谋而合。”
从初入大学时大致确立下要出国留学的想法,通过有效的“魔鬼训练”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,到大二学年在院学生会学习部担任部长来锻炼个人工作能力;从大三学年整整一学期的赴美学习交流再到大四学年的IGEM团队比赛中勇夺金牌,终获耶鲁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四所世界一流名校的offer,任春晓每一次惊羡旁人的完美绽放,都是用无数的泪水和汗水浇灌而来的。
从沈河校区到南湖校区,再到浑南校区,三个校区的一花一木都是她每早6点练英语发音的忠实听众。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成绩,她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到室外晨读。为了加大练习的难度,她采用“牙签练习法”——将牙签横着咬在嘴里练习口语,最后练到咬着牙签和不咬牙签读出来的英语都一样的准确、清晰。冰天雪地的寒冬之时,她就多加几件棉衣或者将练习的时间移到较为温暖的下午,但始终坚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口语,风雨无阻,从未间断。
“现在再回想起那时的自己,也会觉得不可思议,当初自己怎么就坚持下来了?可能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吧,心中有动力,就会享受这个过程,也就没觉得那么苦那么累了。
愚者错失机会,智者善抓住机会,成功者创造机会,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学习语言本就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,任春晓在经过了日积月累的刻苦练习后,英语口语有了明显的提高。2016年10月美国波士顿的第十三届IGEM决赛现场,任春晓用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代表团队向在场的评委讲述实验过程、展示实验成果。面对外国评委所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,她从容不迫,使外国评委都对面前这个小姑娘的聪慧睿智和流利的英语赞不绝口。
性格谦逊的任春晓在谈及获得耶鲁大学的offer时,笑称“大概是自己比较幸运吧。大学本科期间,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因工程,可能恰巧和耶鲁大学某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吻合,就把我录取了。”但显而易见,任春晓的成功并非是简单的靠运气,她所获得的一切荣耀,都是上天对她的勤勉不懈的最好恩赐,而所有的苦难与背负尽头,也必将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。
路遥山高水长,今又远航,恩师永难忘
托福107分、GRE153+168、两次国家奖学金、三次37000cm威尼斯一等奖学金,以及不胜枚举的各种荣誉,任春晓是大家眼中名副其实的女神级学霸。
但她的四年大学生活也并非毫无波折,她也曾感到迷茫无助,她也曾在签保研资格放弃书时踌躇不已;也曾因父母担忧她一人在异国他乡孤独无援,而动摇过出国留学的信念。“说及那些曾经的困惑和迷茫,我真的要感谢生命学院的所有老师,他们对我的悉心指导、良苦用心,我都会铭记于怀,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辅导员亓红强院长,iGEM项目的指导教师丁辰老师,帮我写推荐信的李家驿院长,赵蒲老师,费腾老师,盛韧老师……”任春晓说。
“亓院长就像是生科院里和蔼可亲的大家长,他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。我也会在重要的转折点时期和他聊一聊自己的未来规划,他知道我有出国深造的计划,便激励我考取一个更高的语言成绩,为我推荐各种能够帮助到我留学的科研项目。”
“丁辰老师曾在欧洲、美国多地留学,他在指导我iGEM实验时教授给我的一些新理念使我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,我虽与他相识时间不算太长,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很关键的。”
“在申请国外高校时,李家驿和赵蒲老师,亲笔一词一句地为我写推荐信,期间的过程很繁琐也很劳累,但他们仍亲自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帮忙提交相关材料和推荐信。费腾和盛韧老师虽然没有回国,但他们仍通过电邮细致地帮我修改个人陈述……”任春晓在提及老师们的帮助时都感动至深,而在收到耶鲁大学的offer时,她就于第一时间在微信上与老师们一同分享了这份喜悦。
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未来路遥山高且水长,今又远航,恩师于心永难忘。